兄弟既是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,又是竞争对象。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兄弟之间互相嫉妒和猜忌的现象。其实,兄弟之间打架是很正常的。“不打不成交”,“打是亲骂是爱”,有时通过打架,兄弟之间能拉近彼此的关系,也能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。但是如果兄弟之间使用严重暴力,不仅会给彼此留下心灵的创伤,也会让挨揍的一方受到人格上的侮辱。
兄弟之间,既不伤害又能保持友爱的秘诀是什么?打架的原因是什么?家长怎样介入、怎样调节才是正确的做法?
观察孩子的争论和矛盾之前,我们先来看一看兄弟姐妹吵架时,家长采取的态度吧。
记一记家长有可能对孩子说的话和采取的行动。
从下面的选项中,选择和家长的反应最接近的选项。
1.为了维护大孩子的面子,偏向大孩子。
2.为了保护小孩子,偏向小孩子。
3.家长大发雷霆:“你们总这么打架,我简直活不下去了,吵什么吵?”于是,火冒三丈的家长体罚孩子,让两个孩子面壁思过或打两个孩子的手心。
4.家长当裁判,训斥做错的孩子。
5.不马上介入,但是如果两个孩子动手,就马上严厉制止。
6.装作不知道,让他们自行解决。
1.为了维护大孩子的面子,偏向大孩子。
大孩子可能会扬扬自得,而小孩子则感觉难过和委屈,他可能会对兄弟姐妹之间的排序不满:“晚出生是我的错吗?是我要求你最后生我了吗?”兄弟姐妹之间的排序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,孩子没有权利选择。如果小孩子对排序不满,那么,长大之后可能会反感谁都能接受的社会规范、秩序。
也许家长只是为鼓足大孩子的士气或为确保哥哥的地位,处处向着哥哥、袒护哥哥,可没想到家长的这一番举动无意中给小孩子带来了巨大伤害,并助长了他长大成人之后成为拒绝、抵触基本排序和等级秩序的人。
家长偏向大孩子,大孩子可能会扬扬自得,但是无意中会滋生“因为我大”这样的精神负担,而这种无形的负担,使大孩子在决策自己的未来时会缩短灵活转动的幅度。
2.为了保护小孩子,偏向小孩子。
大孩子会感觉很不公平,很委屈,甚至会反感家长的态度。是哥哥就要无条件谦让的事实,会让大孩子感觉身上长了一个尾巴。这样哥哥不但不会爱护弟弟,反而把弟弟当成一种负担,一种累赘。
妈妈的偏爱和关爱,可能会让弟弟得意洋洋,但是这种情况如果经常反复,他就会认为柔弱的人应该受到社会的或者长辈的保护和关心。每当遇到苦难、矛盾、难关,他不会勇往直前,而是去依赖他人,总希望得到他人的保护和谦让。
3.家长大发雷霆:“你们总这么打架,我简直活不下去了,吵什么吵?”于是,火冒三丈的家长体罚孩子,让两个孩子面壁思过或打两个孩子的手心。
家长虽然明白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,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“一碗水端平”。每个孩子的性别、气质、年龄都是不一样的,所以,在相处过程中产生矛盾和困难,这是谁也避免不了的。如果对孩子的打架,家长作出上述反应,那么说明家长不能正确对待抚养孩子过程中的最平常的问题。孩子遇到疑难问题,这样的家长不但不会认真地和孩子讨论问题、解决问题,反而会先冲动、先发火,所以,家长的这种举动很难得到孩子的信任。当兄弟俩发生矛盾时,如果家长无条件地发火或者惩罚孩子,不但不能给孩子反省的机会,反而会让孩子愤愤不平,从此不尊重家长。
4.家长当裁判,训斥做错的孩子。
家长终归是家长,不是裁判,家庭也不是法庭。如果家长斤斤计较谁对谁错,谁是加害人,谁是被害人等等,对调节孩子们的关系没有一点好处。家庭成员之间一旦形成这种对立关系,就会危机四伏、充满火药味。
5.不马上介入,但是如果两个孩子动手,就马上严厉制止。
最正确的做法。孩子之间发生矛盾,家长不能马上干预、制止,家长应该给他们充裕的时间自行解决矛盾。如果俩孩子动手打起来,就应该立即介入,严厉制止他们的打架斗殴现象。家长介入的目的不是追究谁对谁错,或训斥某一个孩子,而是为避免一场战争。
6.装作不知道,让他们自行解决。
属于放任型家长。虽然家长不能一一操办子女的事情,但始终要怀着一颗爱心,关注孩子、守护孩子。孩子疲惫不堪时,家长要激励孩子;孩子犯错误时,家长要引导孩子。关注孩子,并不是让家长监视孩子,而是用一双充满温情的眼睛默默地注视孩子,就像放羊的牧童。如果把孩子比作羊,家长就应该大胆放羊,让它们自由自在地吃草。但为了防止羊迷路或者跑到遥远的地方,可以像牧童一样,给它圈个栅栏,让它在圈定的范围内尽情游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