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你相识不久的人突然冲到你面前,用狰狞的面目、粗鲁的动作、不雅的言语向你大骂,你会觉得诧异。如果他是你单位的一位同事,你或会变得愤怒。假设3分钟前你接到电话,朋友告诉你刚知道那位同事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病,面对他这样突然的行为,你很有可能会觉得惊怕。
若某种行为产生某种情绪,则同样的行为必然产生同样的情绪。若同样的行为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情绪,那么就证明了情绪的来源并不是行为本身。
那么,情绪来自哪里呢?原来,情绪是本人的信念、价值和规条系统的产物,而不是外界的人、事、物所决定的。
更进一步讲,所有所谓"负面情绪",必然都是本人的信念、价值和规条里有一部分受到了冒犯。如果我问你为何有情绪,你的回答会包括这个人应该怎样对你,现在他的行为使你得到了或失去了什么价值,以及这样的情况下他本来可以有不同的做法,等等。
这些话都不过在指出你的什么信念、价值观和规条受到冒犯而已。
所以,事情无须改变,只要改变我们的信念、价值和规条,事情带给我们的情绪便会有所不同。事情往往由别人或环境控制,我们不易改变它们,但是我们本人的信念、价值和规条却是由自己控制的。因此,我们便由此重获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权!
但是,在男人的"例假"期内,对情绪的控制却很可能会出现前后反复不一致的现象,而且,在男人的"例假"期内,负面情绪往往会多于正面情绪。
这主要是因为,在男人"例假"期,男人的心理发生了变化,变得更加脆弱、忧虑、多疑,有时,会来个360度大转变,突然莫名其妙地改变重大的决定。对以前的决定,自己曾经有过无数慷慨激昂的理由,而对自己的改变却说不出同样有理的依据,剩下的只有难以启齿的借口。
自从结婚以后,小辛就鼓动着妻子快点要孩子。可是,年轻的妻子还想再好好浪漫、自由几年,总是不答应。有两次,小辛企图创造"意外"让妻子怀孕,还把妻子搞得很生气。
一天,妻子的一个同事生了小孩儿,同时,听说有另外两个同事怀孕了。这下可好,妻子一下来劲了,当晚就提出马上要孩子!孰料,妻子已同意要孩子,小辛反而打了退堂鼓,反复找借口,不是身体没有达到最佳状态,就是这两年出生的孩子太多,甚至把"算命的说咱俩的属性不能今年生孩子"都拿出来了!当初鼓动妻子要孩子时,小辛苦口婆心地讲出过无数要孩子的理由。可是现在,理由如此牵强。妻子感到先是伤心,后是气愤。用妻子的话说,小辛是突然开始"装孙子"了。
为什么原本着急早日得子的小辛,在妻子终于想要孩子之后开始犹豫甚至逃避呢?原因就在于,他正处在男人"例假"期,处于最不自信、最容易发掘负面的脆弱状态。偏偏在这个时候,妻子终于想要孩子了,"生育工程"就要被提到日程上来了,小辛马上考虑到的是:万一怀不上,检查发现是我有生殖缺陷怎么办?孩子残疾怎么办?还有其他一些问题,比如,养孩子的经济压力,做父亲的责任,有了孩子以后夫妻关系可能发生的变化,婆媳关系,妊娠反应、产后忧郁症、孩子教育等等一系列问题,甚至孩子以后不孝顺怎么办,都一股脑地涌了上来,他顿时就头疼了。小辛 "思维爆炸"式地开始为证实暂时不要孩子是对的"搜索证据"。这一下可好,本来只有几条需要考虑的问题,一下发展到了几十条,甚至会不断增多。
客观地讲,小辛的考虑没有错。决定要孩子之前,的确应该全面考虑。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,尤其是心理准备,才能保障自己承担起做父亲的责任,也能够最大限度上避免一些可能发生的问题。但是,在男人"例假"期,小辛能看到的只是负面,看不到正面。
在这种情况下,男人需要做的是:
1. 停止对问题的讨论,一周后再说。
2. 我们永远不可能在没有孩子的时候就真正做好当父母的一切准备。重要的是,知道自己哪方面还可能有欠缺,作出一个渐渐学习完善的计划。
3. 不妨在一周后,作一两个星期的过家家游戏。第一个星期假装妻子已经怀孕,第二个星期假装孩子刚刚出生,夫妻两人都积极参与,看看自己的感受。